夜
小
中
大
齊國失去霸主地位,驪姬傾晉之後晉國也陷入亂局,而此時南方的楚國在楚成王的治下卻國力日盛、蒸蒸日上。中原的小國鄭、許、陳、蔡、魯、衛、曹、宋大都依附於楚,或者在楚國與晉國之間搖擺不定,楚國頗有稱霸之勢。
晉文公即位以後,晉國局勢穩定,經濟得以發展,民生得以休息,同時晉文公也在王子帶之亂中帶兵勤王、安定王室,又積極與秦、齊加強聯繫,晉國的大國威勢逐漸恢復,也有爭霸中原之心。在這種情況下,晉國與楚國之間就不得不出現當初重耳在楚國所預言的「晉、楚治兵,遇於中原」之境況了。
自從宋襄公圖霸失敗,慘敗於楚國之手,宋國就只能依附於楚國。但是宋襄公的兒子宋成公與楚人有殺父之仇,而且宋襄公當年曾經對流亡中的晉文公極盡禮遇,因此晉國國力恢復之後,宋成公便決定背叛楚國,轉而投靠有故交的晉國。此時晉楚兩國正針鋒相對,楚國自然不能容忍宋國這樣公然的背叛行為,於是便聯合了鄭、許、陳、蔡等國一同進攻宋國,並包圍了宋國的都城,宋成公派出公孫固來向晉國告急求援。
接到救援,晉文公召集群臣商議對策,晉國的大夫先軫說:「報答宋國以前的恩惠,建立晉國如今的威信,奠定今後的霸業,就在此一舉了!」狐偃則進一步出謀劃策:「楚國最近剛剛與曹國結盟,又與衛國結成姻親,我們要救援宋國,不必與強大的楚軍正面對抗。可以先去攻打曹國和衛國兩個小國,楚國必定會放棄圍攻宋國而去援救曹國、衛國。」
當初重耳在流亡中經過曹國,曹共公曾經無禮地去偷看他洗澡,重耳一直深以為辱,對曹共公耿耿於懷,如今就順水推舟地同意了攻打曹國。為了籌備這場戰爭,晉國將原來的二軍擴充為三軍,又選定了元帥,晉文公在被廬大閱三軍之後帶領大軍出發了。
經過一番波折,還在路上攻克了衛國,晉軍終於圍困住了曹國的國都,但是曹國國都城堅池深,一時難以攻克,晉軍士兵死傷無數。曹國人為了打擊晉軍士氣,便將晉軍士兵的屍體掛在城牆上示眾,看到攻城的同袍死後都不得安寧,晉軍之中果然人心惶惶,晉文公深以為患。有人建議說:「他們這樣對待我們的士兵,我們駐紮在他們的祖墳旁邊禍害他們的祖墳。」
於是晉文公就將大軍遷到了曹國人祖墳附近,曹國人見了果然人人驚懼,民心不穩,只好將戰死的晉軍屍體用棺木收殮了送還晉軍。晉文公命令軍隊趁着曹國人心大亂之際進攻,果然攻克了曹國的都城。
晉軍雖然攻克了曹國,但是楚國卻沒有按照預測的那樣撤回圍攻宋國的軍隊回來救援曹國,反而攻擊得更加猛烈了。宋國抵擋不住,再次派人相晉國告急。晉文公對元帥先軫說:「宋人又來告急,如果不去救援,宋國就會與我們絕交,完全依附楚國;與楚國調節和談,楚國又不答應;可是若要與楚國作戰,齊國、秦國又不會支持我們,這如何是好?」
先軫說:「不如讓宋國使者送禮給齊國、秦國,請他們代為調解周旋。我們抓住曹國的國君,再將曹國、衛國的土地分給宋國,楚國與曹國、衛國是盟友,必定不會答應和解,到時候齊國、秦國收了宋國的禮物又被楚人的不給面子所激怒,能不與楚國開戰嗎?」晉文公覺得有理,便依計行事。
晉國聯合了齊國和秦國,佔了優勢地位,看到形勢越來越嚴峻,楚成王有意退兵,便派人告訴在前線領軍的令尹子玉。但是子玉驕傲自負,因為曾經有人批評他無帶兵之能,最多只可統帥三百乘戰車,他便不肯聽命撤軍,只派人去向楚成王請戰說:「我不為立下戰功,只為了用事實堵住小人之口。」楚成王見子玉不聽命令,十分氣憤,只給了子玉少量的軍隊和一百八十乘戰車。
子玉並非無能之輩,在開戰之前,他先派宛春到晉國軍營去談判:「請貴軍恢復衛國國君之位,將曹國的土地還給曹國,我就退軍解宋國之圍。」狐偃本想拒絕,但先軫卻看出了其中的陰謀,他說:「如果楚國說了一句話就能平定曹、衛、宋三國的危難,而我們卻用一句話拒絕其請求,將三國推入亡國的險境,那就是我們不合禮制了、不得人心了。我們不如私下與曹、衛談判,給予他們好處,再將宛春抓起來激怒楚國,到時候挑起戰端的罪名就是楚國的了。」晉文公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