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應天城,始建於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完工於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歷時二十八年。
作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都城,史上諸城均難望其項背。
佔地面積約二百三十平方千米,也就是差不多兩萬多公頃,三十四萬多畝,分為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垣,
僅僅京師城城牆便超過三十五千米,而外郭城更是超過六十千米,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城。
應天城北依長江,玄武湖,南有秦淮河繞城而過,有明一朝都是大明的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同時也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和軍事中心。
也是此時全世界人口最多,規模最大的城市。
整體上也一改歷代都城傳統的矩形城牆而是結合了傳統禮教,堪輿天象,以及自然地理,地勢防禦建成,可以說是獨樹一幟。
這也是朱瞻基有時候很佩服自家這位太爺爺的原因。
不說其靠着一個破碗打天下的傳奇經歷。
就是一些很多的觀念上,這位太爺爺可以說都是十分超前的,思想也更是前衛。
畢竟能打破傳統,把一國京師重地建成這種看上去沒有絲毫規矩可言的樣子,也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
不過此時的周忱更是佩服朱瞻基這位太孫殿下的勇氣。
暖陽下。
應天城,城南,京師城外,一群身上穿着統一服裝,印着大明第一建築集團公司字樣的工匠,正拿着許多測量的工具,繩索,木尺等等,在測繪着一條由儀鳳門至長江碼頭的水泥馬路。
這段路程距離算不得遠,大概只有三四公里的樣子,但是卻是大明的第一條水泥路。
作為京師城北通往長江碼頭的主要城門,儀鳳門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年中大量的馬車,貨車穿行,即使是以磚石進行了鋪墊,但是朝廷依舊需要每年數次對這條道路進行維修。
否則就會形成大量下陷的車軸印,一但下雨天就會造成雨水淤積道路阻塞的情況。
選擇這條路作為第一條水泥路的實驗之地,這也是周忱幾經思考後的結果。
畢竟水泥路的效果目前來說只是推測,一切沒有真正應用到實際當中時,所有事情都無法蓋棺定論。
而將這條關係這長江漕運的道路作為選擇,即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也是一次對水泥路的考驗。
而且這條道路很短,施工的期限就會變短,也能夠在短時間內看出結果。
而經過數日的測繪,這條水泥路也是基本規劃完畢。
為了不影響到漕運,在顧佐這邊的配合下,原本的道路旁邊再次被規劃了一條寬二十米,長達兩公里有餘的水泥路。
一些應天的民夫也被建築公司僱傭,對這條剛剛規劃出來的水泥路進行基礎的整平,以及路基的清理和修建。
不同於以往由兵卒看管民夫,建築公司這邊則是安排了專門的工匠,負責進行指揮管理。
這些人身份明確,頭上還戴着一個個由竹子編製成的特殊安全帽。
本就是工匠出身,對於這些事情自然經驗豐富,雖然是第一次上陣指揮,但是一切都是遊刃有餘,比起兵卒的看管,明顯要來的更加高效。
一些出了問題的地方,對這些工匠而言,也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事情。
而在這些工匠的指揮下,一些民夫也是有序的將各種石子運送過來,然後鋪平整個道路。
即使是大冬天的,作為重要的漕運道路,這裏一天來往的商賈,以及行人還是不少的。
看到這裏的情況,這些人也都是十分好奇的。
稍加打聽方才得知了朝廷準備讓工部名下一個什麼建築公司修建一條新的道路,
但是具體的這些民夫卻不知曉,詢問那些屬於建築公司的工匠,然而這些工匠一個個卻是守口如瓶,對這事兒絲毫不提。
如此一來,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一些人心中便更是好奇,再加上看到建築公司的工匠們穿着特製的工裝,以及特着特製竹帽,因此每天都會出現大量的好事之人在此圍觀。
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