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心等待就好了!」於是齊桓公又問:「那現在可以攻伐魯國嗎?」仲孫湫則說:「不行,魯國秉承周禮,而周禮就是魯國的根基。臣聽說:『一個國家將要滅亡,其根基必先動搖,然後才是枝葉的顛覆。』魯國並沒有拋棄周禮,所以並不能撼動魯國的根基。君王必須趁現在魯國為難之機,親近魯國。親近有禮的國家,依靠穩固的國家,離間不合的國家,傾覆昏亂的國家,這才是霸王之道啊!」
雖然齊桓公此時已經把齊國營造成一個春秋大國,自己也成為一代霸主,但是在對待魯國這件事上齊桓公並沒有狂傲自大,而是聽取了仲孫湫的建議,在魯國危難之機親近魯國而沒有藉機侵佔魯國。不得不說,這是齊桓公所作出的又一巨大貢獻,維護了尊崇周禮的魯國,也就是維護了周朝的綱紀。
後來,果然不出仲孫湫的所料,慶父再次引發魯國動 亂。魯閔公二年(公元前660年)初,魯閔公的老師奪取了卜齮田地,魯閔公沒有管。於是這一年的八月二十四日,慶父就派卜齮在武闈偷襲魯閔公,並將魯閔公刺死。慶父連續派人暗殺了兩任魯君,自知罪責難逃,於是逃離了魯國,來到了莒國。隨後,季友帶着魯閔公的弟弟從邾國回到魯國即位,是為魯僖公。魯僖公即位之後,季友便賄賂莒國,讓他們把慶父交還歸魯國。莒國同意了季友的請求,於是送慶父回魯國,走到密(今山東費縣北)時,慶父派公子魚向季友請求寬恕,但季友不許,公子魚便哭着回到密地。
慶父聽到公子魚的哭聲之後,就知道了自己命運的終結,當即懸樑自盡。而與慶父私通的哀姜,本想要擁立慶父為魯君。在慶父逃跑之後,哀姜由於知道慶父刺殺魯閔公的內情,怕受懲罰,便也逃到了邾國。後來,齊桓公覺得哀姜是齊國的恥辱,就派人抓住了哀姜並在夷地殺了她,然後把她的屍體送回了魯國。魯僖公則安葬了她的屍首,魯國的慶父之亂也就此完結。
在整個慶父之亂中,齊桓公始終沒有偏袒自己的女兒哀姜,而是大義滅親,最後還殺了自己的女兒,為魯國徹底了解了禍患。正是在齊桓公的幫助下,魯國才能最終獲得了安定,恢復了禮制,平定了內亂。
周朝以前,威脅中原的北方民族主要有山戎、獫允、葷粥、土方、鬼方等,其中居於北方的稱為狄,居於西方的稱為戎。到了西周,鬼方和玁狁成為威脅中原的主要強敵,《詩經·小雅·採薇》中提道:「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用,玁狁之故。」
為了掃平強敵,解決戎狄的襲擾,歷代周王曾多次派軍前去征伐,雖然曾經多次大獲全勝,但戎狄的實力卻屢次死灰復燃。到了周幽王時期,犬戎強盛,王室傾頹,西周竟然滅於犬戎之手,以致周平王不得不東遷雒邑,重建周王朝。同時戎族也深入中原腹地,甘肅、陝西、山西、河南一帶都有戎族分佈,直到秦國興起,經過歷代秦公的開拓,到穆公時期秦霸西戎,這才解決了西戎對中原的威脅。
由於春秋時期周天子的權威衰頹,無力號召諸侯共同抵禦戎狄,狄人變本加厲地入侵中原,他們的勢力自山西、陝西一帶一直向東深入到河北、河南、山東地區。並且趁着中原各國之間相互征伐的機會大肆南侵,對中原諸國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齊桓公才舉起了周王室已經無力舉起的「攘夷」大旗,以抗擊戎狄為藉口,得以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河南北部淇水、衛河一帶的衛國,在春秋初期是中原北部諸侯中比較大的一國,都城就是原來商朝的都城朝歌。身為一位春秋時期大國的國君,衛懿公既不愛好富國強兵,也不愛好擴張領土,他的愛好是養鶴,在宮廷中和都城附近的宮苑中,到處都有為衛懿公精心飼養的鶴。為了表示自己對鶴的喜愛,衛懿公還特意給它們授予爵祿,最上等的鶴與大夫同等,差一點的可以得到士的俸祿,還有專門的「鶴將軍」,每次衛懿公外出遊玩,就讓它們在車前引路,像威武的大將軍一樣。
公元前660年,狄人大舉南侵,直奔衛國而來,衛懿公趕快召集軍隊迎戰,誰知將士們誰也不願意作戰。因為他們在戰場上拼殺,即使立下功勳也很難獲得爵位,而衛懿公卻只會浪費財力物力給鶴封爵,這些將士們十分不滿,於是他們紛紛說:「國君派您的鶴將軍去迎戰吧!」衛懿公無奈,只得命人放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