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王朝更迭

嬴政登基

阅读页设置
背色

  

  

  

  

  

  

  

  

字體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書架 下一章

    莊襄王死,十三歲的嬴政登基稱王,趙姬晉封為趙太后,與華陽太后、夏太后共同聽政。按照莊襄王的安排,呂不韋為相邦,秦王政尊稱為仲父,昌平君熊狀出任丞相,昌文君韓啟為咸陽令,節制咸陽戍衛部隊,李斯為中書舍人,王齕與蒙驁、麃公擔任將軍,共同輔佐朝政。

    這李斯本是呂不韋的門客,呂不韋見他深諳治國之道,又有辯才,便乘嬴政即位推薦他做了中書舍人,負責起草詔書,於是李斯便有了經常陪伴小秦王的機會。

    嬴政讀書一向都是呂不韋安排的,由於在邯鄲的幾年缺乏管教,來到咸陽時大字都不識得一個,因此即位前只是教授讀一些簡單的詩經,重在教他識文辨字。即位後,呂不韋便開始讓他讀周禮、論語。嬴政雖只有十三歲,但是童年坎坷的經歷使他早熟,加之聰明伶俐,讀書頗有自己的見解。特別是讀周禮之後,其中很多治國之策都讓他驚奇不已。

    由於呂不韋經常忙於政事,嬴政遇到不懂的地方,便經常由李斯代為解答。

    一日,讀到周公以禮制天下,嬴政覺得周公很了不起,便向問李斯:

    「先生認為周公如何?」

    「周公所做周禮是符合當時的情況的,但是以周禮治天下導致諸侯割據,不聽周天子號令,因此周公非治國之才,周禮非治國之法!」

    嬴政曾聽呂不韋說起過周公,知道他是了不起的人物,聽到李斯對他卻不屑一顧,爭辯道:「周禮難道不是好的治國之策?倘若人人遵守禮制,刑不上士大夫,禮不下庶人,則國家就可以平穩的運行!」

    「請問大王,如果有人不守禮呢?」

    「不守禮則天下共誅之!」


    「如果大家都不守禮呢?就像現在群雄逐鹿怎麼辦呢?」

    「這」嬴政只是沉浸於周公描述的大同社會之中,對李斯所提的現實問題竟然無言以對。

    「治理國家何須禮?以法足以!我秦國之所以能夠崛起於諸侯之間,都是因為商鞅變法,設郡縣,獎耕戰,明法令,才使國家富強。反觀山東諸國,抱殘守缺,仍然堅持周朝的做法,必然日益衰落。」

    李斯為嬴政開了一扇法家思想的窗戶,嬴政非常興奮,問道:「以法治國和以禮治國究竟有何區別?」

    「大王可曾想過,以禮治國如果有人不守禮該如何處置?沒有獎勵和懲罰作為後盾,任何規定都形同虛設。周禮靠的是社會輿論和武力震懾,這是不可能持久的。想要天下長久的遵守禮制,就必須規定守禮會得到什麼樣的獎賞,違反禮制又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這樣,禮就成了法,變成以法治國了。一個社會只要法令完備,守法的給予獎勵,違法的給予懲罰,那麼就沒有人敢違反法律,只會爭相去做法律規定的事情,對於違法的事情一定會避之不及!」

    秦王若有所思,道:「秦實行法令也已多年,為何仍未完成大業,統一天下?」

    李斯非常驚奇,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竟然想的是如何完成大業,心道此人日後必成大業,而我李斯的將來也將寄托在他身上,想到這裏,一臉正色的回答道:「凡是干成事業的人,都善於審時度勢,必須要抓住時機。秦穆公時雖然很強,但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原因是時機還不成熟。孝公以來,周朝已經徹底衰落下來,各諸侯國之間連年戰爭,秦國卻乘機任用商鞅進行變法,頒佈法令,獎勵耕戰,逐漸強大起來。秦國能有今天的威勢恰恰是實行法令的結果,之所以還沒有完成大業,是時機還不成熟。現在憑藉秦國強大的力量,大王賢德,消滅六國必然如同掃除灶上的灰塵那樣容易,現在就是完成帝業,統一天下的最好時機,千萬不能錯過。」

    嬴政此刻也是雄心勃勃,道:「寡人必不辜負上天的安排!」

    從此嬴政政經常與李斯暢談治國之道,逐漸被他的法家思想所折服。

    諸侯見秦王政即位,知道他年紀小,不能親政,因此開始輕視秦國。

    晉陽的郡守趙德新原是趙國人,長平之戰中父兄均被坑殺,晉陽之地隨後也被秦國兼併。趙德新雖然表面上服從秦國的指派,但內心憎恨秦國,立志為父兄報仇。如今看到秦王政即位,年不足十四,趙德新認為報仇的時機到了,於是召集族人



嬴政登基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加書籤 下一章
相關:    抗戰:從八佰開始  命中注定的明日方舟  重生後我成了拼爹界槓把子  全球首富:神級再造系統  
同類最熱
搜"歷代王朝更迭"
360搜"歷代王朝更迭"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