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藺相如雖然已經安全回到趙國,卻沒有任何要獻上和氏璧的跡象。秦王知道,如今要獲取和氏璧,只有兩種辦法:按照許諾給趙國15座城池或是巧取豪奪。
給趙國15座城池與其交換,這樣雖然能夠保住秦國守信重諾的名聲,卻與秦國一貫的大政方針相背離。
而依仗強勢巧取豪奪雖然不成問題,只是眼下趙國防備嚴密,而且列國都在關注着和氏璧的事情,不能因小失大。於是,秦昭襄王決定,待得風聲過後,秦國再發兵趙國,給趙國一次重拳出擊。
這一天,讓秦昭襄王等了足足一年時間。周赧王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82年,和氏璧的風波終於平靜,秦國亦在這段時間內,不斷整軍備戰,軍力得到了較大的提升,而且其在連橫的策略中大受其益。經歷數次戰爭後,齊國正在遭受着毀滅性的打擊,秦國進而將戰略目光轉向了東方另一個相對強大的國家——楚國。而在此之前,秦王還需要試探一下趙國的實力。
於是,秦昭襄王命令軍隊攻擊並迅速佔領趙國西部的兩座城池。第二年,為了擴大戰果,秦王再次出兵,進攻趙國的石城(今河南林縣)。
此一戰,秦軍出動了10萬大軍,可謂志在必得,趙軍守將一見秦軍軍容整齊,聲勢浩大,頓時嚇得魂不守舍。無奈之下,守將趁着秦軍兵臨城下,尚未攻城之際,悄悄地從東面城門逃走,只留下一些副將,奉命守衛石城。然而,守城大將都已經離去,趙軍頓時軍心大亂,數萬將士無心戀戰,秦軍幾乎兵不血刃,便取下了石城。
眼看秦軍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兵鋒所指竟然是趙國的都城邯鄲。趙王知道,秦軍這次進攻不在和氏璧,甚至不在一城一地,而在於整個趙國乃至於整個天下。
面對着從西方秦國到來的虎狼之師,再看看連日來趙國在秦國名將白起的攻伐下,兵敗如山倒的勢頭,趙王不禁憂心忡忡。無奈之下,趙惠文王只能希圖用和氏璧換取趙國暫時的和平。可是他也知道,這不過是權宜之計,能夠奏效的幾率,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這時一個挽救趙國的名將,與白起並稱當世第一的廉頗將軍站了出來。
廉頗,生於約公元前327年,卒於公元前243年,是戰國時期趙國傑出的軍事家,與秦國白起、王翦,趙國後期的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先後活動於趙惠文王(公元前298~前266年)、趙孝成王(公元前266~前245年)、趙悼襄王(公元前245~前236年)三個時期。
廉頗於趙惠文王初期,在趙國從軍,作戰勇敢,深得趙軍將士的尊重。當時東方列國之中,以齊國最為強盛,它是唯一可以與西方強國秦國一比高低的諸侯國。趙國在經歷數代國王的苦心經營之後,也逐漸強盛起來,但是和秦國和齊國兩個國家相比,趙國要弱小的多。
戰國七雄當中,秦國居於西北「苦寒之地」,一直謀求奪取中原,問鼎天下。只可惜趙國正擋在了秦國西出函谷關的道路上,要實現向中原大地的進軍,秦國勢必要首先拔除趙國這一顆眼中釘、肉中刺。
然而據當時實際情形而言,任何一個國家要滅亡別的國家,皆非易事。一方面因為戰國七雄既然能夠從春秋列強中脫穎而出,都有一定的軍事實力;另一方面則因當時合縱、連橫戰略正在廣泛的流行中,只要一個國家遭到徹底的打擊,其他國家就很有可能會插手,除非有絕對的實力,否則「雙拳難敵四手」,滅國不成,反而會給自己的國家招致禍患。
此時,挽救趙國,抵禦強秦的,就是戰國名將廉頗。在廉頗的率領下,趙軍屢次大敗秦軍,迫使秦軍改變戰略,實施合縱之策。也正因為如此,蘇秦、張儀等人得以一展才華,大放異彩。在秦國的努力下,最終實現了韓、燕、魏、趙、秦五國聯合,共同率領大軍討伐齊國,齊國就此一蹶不振。此時,廉頗正值壯年,其非凡的作戰能力在這個時候充分地表現出來。廉頗於趙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帶趙軍伐齊,不避兵家之大忌,率領數萬雄師,孤軍深入齊國境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取陽晉(今山東鄲城西,本為魏國領地,後屬齊)。一時之間,天下良將為之擊節讚嘆,天下諸侯為趙國得此良將而震動。經此一役,趙國成為了東方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