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唐斌辰接着說:「在我看來,速度是被人遺忘的殺手級應用,能把贏家和輸家區別開來。尤其是互聯網,這是個加速變化的世界。這已經成為了很多大公司的共識。」
「所以才要不停地加班,」周不器點了點頭,「其實就是在速度上做文章,是在努力地追趕時代的步伐。」
很多時候,現實和大眾認知完全相反。
加班不是貶義詞,矽谷的科技公司也都在加班,尤其是新興的在快速成長的公司。相反,在這個行業里不加班才是貶義詞。
加班,意味着沒有放棄希望,還在努力地去挑戰時代,追逐新科技。
要是哪家不加班了,往往就意味着畫地為牢,放棄了對新業務的探索,打算固守地盤,旱澇保收,躺平了。
如果整個行業都不加班了,那就說明這個行業已經不行了。
就比如搜狐、聯想、方正這種在國內號稱不加班的公司,其實就是走在了時代的邊緣地帶,失去了未來的想像力。
行業的變化太快了,那些最優秀的行業精英們付出了全部的努力,都只能在劇烈變化的時代後面苦苦追趕,這些手裏沒有太多頂尖人才的公司每天還優哉游哉,不被時代淘汰才怪。
唐斌辰道:「不過,在一個加速變化的世界中,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時間來反省,去思考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以及它們為何重要。這是信息,也是靈感。我們的內刊可以在忙碌世界中提供一個喘息的地方。」
「行,你看着處理吧!」周不器一揮手,「搞一份英文版就夠了,別搞那麼多語言,白白浪費成本。一份英文版,通行全世界。連英文都看不懂,也不配閱讀咱們的內刊,看了也白看。」
全世界85%的前沿高精尖行業的材料,都是英文,都只有英文版。
這就是最大的篩選機器。
這種前沿領域的專業文章,就算是最優秀的翻譯也沒法做出文字的轉換,很多詞語都是發明創造出來的新詞,非專業人士根本不知道這說的是什麼。
這就形成了一個由語言篩選而來的大門檻。
尤其是國內。
早些年還好,國內一窮二白,隨便從國外找點基礎性的材料翻譯過來,然後跟進研究一下,就成專家了,就高高在上了。
其實都是大水貨。
時代發展到了這個階段,判斷一個專家的真假,就看他的英文水平就行了。英文說不了兩句,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騙子。
所以像清華這種大學,都一定得是全英文教學,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培養出頂級人才。
很多大學都是中文教學,對大學生們來說,其實一點也不快樂,這背後存在着一個殘酷真相。從他們踏進大學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被社會分類了,他們這輩子大概率不可能成為頂級專家了。
這還是理工科。
要是文科,那要求更高了,除非是講國學,玄玄乎乎的隨便講。
想真正做一些研究,都得有不可思議的底蘊才行。會英文還不夠,很多大家都會精通十幾門偏門外語,梵文、吐火羅文、波斯文、西夏文、尼泊爾語等等。
就比如想研究好韓戰的真相,就至少得搞懂漢語、俄語、英語、韓語、日語這幾種語言才行,把這些處於戰爭一線的國家的文史檔案都整理出來,比照着解讀,才能「孤證不用」地把歷史真相還原出來。
要是一個韓國人只會韓語,然後就信口雌黃地亂講一通,那他要麼是騙子,要麼就是韓國政府的宣傳工具。
隨着周不器對英語使用得越來越熟練,他越來越能感受到不同語言之間的隔閡了。
很多話很多詞,還真是沒法準確地翻譯。
不過,唐斌辰有所猶豫,「紫微星這邊肯定沒問題,不管是國內還是海外,純英文的內刊可以接受。可是那些合作夥伴怎麼辦?很多都是小公司,還真不一定懂英語。」
周不器笑着說:「總歸會有懂的,又不是每家公司發幾百份。自家公司多印發一些,每個員工都可以閱讀。其他的合作夥伴,只發一份,郵寄給他們老闆。能不能看懂,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這其實也是一種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