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文官集團怎麼可能不知道?
如果朱瞻基上位,再對文官進行壓制,那麼文官就要再憋屈上二三十年。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因此,文官集團有殺朱瞻基的動機。
不要以為文官做不出這種事情來!打斷大明脊樑的「土木堡之變」,就是文官和瓦剌內外勾結,共同做局,坑了朱祁鎮、坑了武勛,坑了大明幾十萬士兵。
這是事實,絕不是造謠中傷文官集團。
如果你不信,我就提一個問題,堂堂一國之君,御駕親征,傾舉國之力一戰,為何會出現後勤補給斷絕?你品,你細品!
至於王振,只不過是個背鍋俠而已……
文官既然有了動機,動手這種事情就不必親自上陣了。
隨便攛掇一下朱瞻基的幾個兄弟,又或者暗中攛掇一下漢王、趙王。
這些人中,哪個不想登上九五之尊的大位?
朱瞻基死了,文官集團就可以迅速在朱高熾的幾個兒子裏面,挑一個容易控制的傀儡上位:就像朱祁鎮被瓦剌抓了,文官推出了朱祁鈺;朱厚照突然暴斃,文官迅速迎來了朱厚熜一樣。
至於第二個原因,朱高煦起兵造反,在李雲睿看來,這更像是在演戲。
洪熙元年六月,明仁宗朱高熾駕崩,當月朱瞻基繼位,而朱高煦卻選擇在朱瞻基登基一年後,起兵造反,動機和過程令人生疑。
朱高煦造反前,給張輔寫了封信,希望張輔能夠當他在京城的內應。
張輔是誰?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英國公,歲祿三千石,給予世襲誥券。武官做到張輔這個位置,已經到頭了,再往上就是封王了,大明沒有活着的異姓王。
除非朱高煦腦殘,才會選張輔作內應!
很顯然朱高煦不是腦殘,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李雲睿魂穿而來,一直沒有想明白。
朱高煦起兵造反之後,朱瞻基帶領大軍御駕親征,人剛到樂安城,朱高煦就派人前來請降。次日,朱高煦打算出城,被屬下勸阻,只得假意回到漢王府,暗中從小路出城投降。
漢王好歹也是沙場猛將,靖難之役,打了不下百場大戰;而後朱棣數次北征蒙元,漢王也隨軍前往,戰場之上,也是敢打敢沖,非常勇猛。怎麼到了朱瞻基這裏,還沒打就投降了?
要說這裏面沒有貓膩,打死李雲睿也不信!
後世李雲睿曾看過一篇分析文章,漢王造反是朱瞻基聯合朱高煦演得一出雙簧。
文章大意來說,朱瞻基上台之後,威望壓不住文官和武勛,因為很多文官都是五朝老臣,資歷深厚;而在北京城的武勛群體,都是跟隨朱棣打天下的那批人,個個身上都有戰功。為了讓讓這些人,緊密團結在自己周圍,朱瞻基和朱高煦合演了這齣造反大戲。
朱高煦打起造反的旗幟後,必然迫使文官和武勛靠向朱瞻基,因為有了外部壓力,內部很多矛盾可以先放在一邊。
朱瞻基則趁勢把一些忠於自己的人,安插到了主要崗位上,順手接管了朝政和軍隊,在朝廷的權威也樹立起來了。
然後,朱瞻基親征時,朱高煦連仗都沒打一次,就投降了!
自古以來,造反從來沒有這麼兒戲的!
至於用銅缸烤死漢王,並滅漢王滿門這件事,後世更是備受爭議。
朱瞻基不是好殺之人,朱高煦「起兵造反」,投降後,朱瞻基抓了一批同謀者,只殺了幾百人而已,剩下的幾千人,大都被發配戍邊。而僅僅因為被漢王絆了一跤,朱瞻基就下令滅漢王滿門,很明顯不像朱瞻基作風。
就算帝王無情,朱瞻基至少也應該給漢王家留下一些血脈!而史書記載,漢王被朱瞻基放在缸里烤死之後,兒子也全部被殺,子孫也沒留下一個。
連朱棣都沒有這麼狠,朱棣打下南京後,還把朱允炆的幾個子嗣,送到中都鳳陽,圈禁在高牆之內,好好養着,讓他們傳宗接代。
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
編輯史書的人,都是有感情色彩的,而且還必須符合帝王的要求。
如果朱高煦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