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萬盛世

917《陳五事疏》

阅读页设置
背色

  

  

  

  

  

  

  

  

字體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書架 下一章

    得到了高儀的支持,高拱也是心中大定。

    此時如果上閣議,他可以說穩操勝算,並不擔心張居正出來攪局。

    同時,他對高儀的觀感有提升了不少。

    以前覺得這個人還算正直可用,現在感覺他也是個識大體顧大局,還識時務的人。

    實際上在這個時候,是否支持他,是高拱看待一個官員好壞的依據。

    高儀選擇在此時站在他一邊,他就很滿意。

    隆慶皇帝死了,太子朱翊鈞要繼承大寶是水到渠成的事兒,但是中間還需要一些程序,那就是勸進。

    不過臣下們上《勸進表》,高拱已經讓張居正聯絡六部,全權負責此事。

    短期內,朝堂除非發生特別大的事兒,其他事兒都要為隆慶皇帝喪宜讓道。

    回到自己值房,高拱又梳理了一遍自己和馮保的關係,發現貌似還真的沒有什麼緩和的餘地。

    雖然以前他和孟沖不對付,可孟沖年紀比他還大,在皇帝身邊伺候的活兒,可不是這樣風燭殘年的老太監能勝任的。

    不管是反應還是什麼,其實未必能套小皇帝的喜歡。

    是的,朱翊鈞雖然還未正式登基,但是他已經是大明朝未來的皇帝,這個地位沒人能動的了。

    隆慶皇帝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當時在場的不止有他在,還有陳皇后、張居正和高儀,以及他最不待見的太監馮保。

    其實他和張居正的關係,說起來也是很複雜的,相互欣賞,大家政見也類似,但就是沒辦法走到一塊,有各自身後的一幫人推着,大家都在爭奪大明朝堂的話語權。

    若不是利用徐階案拿捏住張居正,還不知道要如何應付他。

    再想到昨日見到的小皇帝那張稚氣未脫的臉,高拱心裏不覺又是一嘆。


    他不敢有看不起皇帝的心理,即便是個小孩子,但是他更知道對這樣皇帝的教育有多重要。

    適才在高儀那裏說到的弘治朝事可不是他編造出來的,那時候的正德皇帝雖然年輕,可也已經年滿十六歲。

    可就是這麼大的一個大孩子,依舊讓人不省心。

    皇帝,是可以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嗎?

    或許是心裏記掛着馮保,此時在高拱心裏,已經把馮保和正德朝的劉瑾畫上了等號。

    那時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劉瑾,由於他深得正德皇帝信任,獨擅「批朱」大權,甚至把章奏帶回私宅,和妹婿孫聰、食客張文冕共同批答,一時間內閣竟成了擺設。

    由此,劉瑾成了事實上的皇帝。

    天下官員與他的關係是順昌逆亡,賣身投靠者飛黃騰達,誰敢對他言一個「不」字兒,輕則貶斥到瘴疫之地,重則杖刑棄市。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高拱意識到馮保有可能成為第二個劉瑾,與其聽任發展,坐以待斃,不如趁他立足未穩,奮力反擊。這樣或可為社稷蒼生除掉一大隱患。

    思來想去,高拱決定給宮裏還未登基的小皇帝寫一份奏疏,提出限制司禮監權利,亦如先前他對高儀所說。

    只能是內閣壓過司禮監,而絕對不能重蹈正德朝舊事,他希望能重現天順年間的樣子,內閣三楊主政的局面。

    要知道,明初那會兒,在處理國家大事上,是沒司禮監什麼事兒的。

    站在書案前,高拱伸手提筆,在案上早已鋪好的宣紙上開始書寫起來。

    「大學士高拱等謹題:為特陳緊切事宜,以仰裨新政事。茲者恭遇皇上初登寶位,實總覽萬之初,所有緊切事宜,臣等謹開件上進,伏願聖覽,特賜施行。臣等不勝仰望之至,謹具題以聞:」

    這是要用內閣閣議的形式上報皇帝,所以高拱用上「等」字,奏疏最後還要有內閣三人署名。

    想到昨日在文華殿上發生的一幕,在群臣第一次勸進時,小皇帝居然不知如何應答,而選擇側身問身邊的太監馮保的畫面,一時間高拱心裏就有了接下來要說的話。

    提筆繼續寫道:「一祖宗舊規,御門聽政,凡各衙門奏事,俱是玉音親答,以見政令出自主上。臣下不敢預也.」



917《陳五事疏》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加書籤 下一章
相關:  傳奇操盤手  隆萬之變    神話版三國  娛樂帝國系統  生生不滅  臨高啟明  魔門敗類  
同類最熱
搜"隆萬盛世"
360搜"隆萬盛世"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