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首輔大人,我對善貸的話沒有意見,內閣可以支持。」
陳以勤開口對李春芳說道。
「叔大、正甫,你們可還有不同意見?」
李春芳聽了陳以勤的話點點頭,雖然心裏已經有了計較,不過還是照顧張居正和殷士譫,於是多問了一句。
「沒有。」
張居正回答很簡單明了。
殷士譫只是猶豫片刻就說道:『首輔大人,我之前只是有些許搖擺,既然善貸這麼認為,我覺得也可行。
正如劉總督之言,廣東兼理福建章泉軍務不過一時權宜,今時不同往日,自然可罷。』
「那好,劉總督的奏疏就這樣定下來,剩下一份就是兵部覆總督京營戎政鎮遠侯顧寰等奏三大營官軍不滿額,視祖宗設兵之數才二之一,議以各衛所原額營摻官軍悉為清勾務滿,不足則以先年召募逃故名額補之。
若按此議,京營就要再勾滿十萬兵額。
今戶部不盈,兵餉本就是支出大頭,若是再擴京營,朝廷哪裏有銀子支餉?
大家不妨議一議,看對這份奏疏又該如何是好。」
李春芳終結第一個話題後,馬上又拋出第二個事兒進行商議。
不管別人怎麼考慮,魏廣德知道這事兒內幕,就是那幫控制京營的勛貴想出來的法子。
因為要保留戚繼光所練之兵,自然要給人「足餉」,他們利益受損。
這幾萬人的軍餉除了戶部和兵部還能分潤點外,京營將官已經很難剋扣。
這可是幾萬人的軍餉,一個月就是幾萬兩銀子,對於那些將官來說就是一筆大錢。
勛貴看不上,可這些旁支卻是眼睛都紅了。
而且,這筆銀子對一些家道中落的勛貴來說,也是一筆大錢。
於是,他們不管派系,鑽到一起商議,幾場酒席下來就有了這麼個主意,那就是京營不是一直都不滿額嗎?
既然不滿額,他們奏請勾滿當為應有之義。
至於最後是不是真勾滿,那是另一回事兒,可只要把名冊報到兵部,兵部就得給京營發餉。
於是乎,請求補滿京營兵員的奏疏就出來了。
對於兵部來說,銀子支哪兒不是支,只要名義充分,他們是無所謂的。
多點兵,他們能分到的銀子還多一塊,自然即便是每年戶部撥付的軍餉不足,他們也不會反對此事。
魏廣德知道,這十萬人到最後,或許能補兩三萬就算他們有良心了,可這些他也不能拆穿。
或許在座幾人都心知肚明,只是大家都揣着明白裝糊塗罷了。
於是一番為朝廷財政擔憂聲中,這份奏疏也是被順利的批了,只等送入乾清宮等候皇帝御覽。
魏廣德只是看了眼張居正,知道他是明白人,所以才拉着大家閣議,到時候戶部知道鬧起來,還可以用內閣的名義壓住戶部。
「好了,今天召集諸位來,還有最後一件事兒。」
說到這裏,李春芳從自己桌上拿起一張條子遞給旁邊的陳以勤,說道:「陛下剛剛給我遞的條子,我們先議一議,看要不要曉諭禮部。」
等字條傳到魏廣德手裏的是他才明白是怎麼回事,隆慶皇帝居然以歲多災異,年穀不登為理由,打算暫免慶成宴。
慶成宴,是古代皇帝祭祀﹑封禪禮畢時,慶賀成功的筵宴。
既然是皇帝安排的筵宴,那規格自然不低。
實際上在古代,君主與臣下的飲食關係是一種以上對下的關係,因此也是有很多儀制的,其表現形式多為君主在重大節日或者平時不定期的給予大臣們食物賞賜。
賞賜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賜宴,君王與臣下共食共飲,更能體現君王寬廣博大的胸懷和與臣同樂的豪情,此舉很利於團結群臣,緩和君臣之間的矛盾。
另一種是單純的賜食,君王在節日或者大臣生病、丁憂、考滿之期等對臣子很重要的一些日子裏,賞賜臣子食物以示特別的照顧,同時彰顯了君王對大臣的體恤之情和所擁有的仁愛之心。
賜宴分為大宴、中宴、常宴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