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臨近年關,朝廷對支出管理也越發嚴格起來,基本上是不會新批項目。
像譚綸提議,如果只是提升山海關守備官職的話,問題倒是不大,可涉及到募兵,增加開銷這個,好歹是在明年,內閣倒是有可能同意。
但是增建墩台,現在是決計會被否,或許來年上奏,機會還要大一些,而且銀錢還得薊鎮出大頭。
魏廣德想到這裏才開口道:「山海關這事兒,可以上奏,內閣那邊我可以說說,墩台的事兒還是再等等為好。
對了,之前聽說薊遼總督趙炳然染病,你這次去看過了嗎?是否真的很重?」
魏廣德說了心中所想,一下子又想到譚綸下一個位置去了,於是開口問道。
「凡是在北地做過總督的,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染上一些毛病。
趙大人有咳嗽的老毛病,只是今年入秋後加重的厲害,咳起來整夜都是。
我問過郎中,趙大人的病調理都很難,基本上也就這樣了。
之前他兩次上奏乞歸被否,這第三封奏疏怕也該送京城了。」
譚綸答道。
「子理兄,休息幾日,大閱一事你就抓緊和元敬商議好,浙兵年後就會啟程,三月前應該能抵達京師。
而你,看這樣子,你隨時都可能去總督薊遼,接趙炳然的職兒。」
魏廣德點點頭。
譚綸是知道的,他北調入兵部只是臨時,就是為了隨時接替趙炳然做準備。
只不過現在手上的差事,是魏廣德臨時搞出來的,本意也是幫他積攢些功勞,在皇帝面前露個臉。
「行,好歹也不急在這一時,多少年都過去了,那墩台的事兒,就等我把薊遼的事兒摸清楚再上奏,明日除了寫陳情,還要把山海關的事兒報上去。」
譚綸下了決定,主要還是朝廷沒錢,否則他做起事兒也不會這麼猶豫。
隆慶二年底,趕在封衙前,六部等衙門都紛紛奏上今年工作總結,也只有吏部和都察院這段時間還忙得很,因為要給官員考評。
魏廣德等內閣閣臣也在考慮寫自陳,說說今年做了那些事兒,最後自謙一句德不配位,希望皇帝把自己罷免了,換能人上來更好的帶領國家。
當然,這種自陳沒人會當真,都是慣例,隆慶皇帝也不會因此就順勢把不喜歡的人咔嚓了,都是勉力幾句,然後給賞賜就完了。
隆慶三年正月乙巳朔,隆慶皇帝行拜天禮,於宮中拜謁奉先殿,世宗皇帝几筵,弘孝、神霄二殿,禮畢,隆慶皇帝又御皇極殿,文武群臣及四夷貢使行慶賀禮,免宣表,免百官宴,賜節鈔錢。
隆慶元年,俺答汗率部破關而入,在山西肆掠。
不過自年底,宣府軍在馬芳率領下連續出擊奔襲,擊敗不少蒙古部落,給俺答部造成重大損失後。
隆慶二年,宣府軍繼續出擊,大同軍受到宣府軍影響,在總兵官趙苛的率領下也開始試探性出關,說是打擊虜騎也好,打草谷也罷,反正在宣府和大同一線,明軍時不時出關奔襲,讓在此放牧的蒙古部族不得不選擇遠離。
而俺答部在此期間也只能選擇在邊牆附近發動小規模攻擊,這一整年,常年報警的邊塞總算安靜下來。
隆慶三年開年,大同軍就傳回好消息,大同總兵官趙岢再次率兵出弘賜堡遇虜,迎戰敗之,擒斬一百七十人,繳獲馬牛八十五匹,宣大總督、兵部侍郎陳其學上奏以聞。
隆慶皇帝在看到這份捷報後歡喜的很,為了嘉獎其功勞,賞趙苛銀四十兩,紵絲二表裏,蔭一子正千戶。
宣大總督陳其學蔭一子國子監讀書,升大同巡撫劉佑俸一級,此戰首功百戶趙鵬,指揮黨秀俸二級,副總兵麻錦等一級,仍賞佑及僉事劉之蒙、郎中楊愈茂等銀幣有差。
也因為看到這份戰報,隆慶皇帝想起去歲決定籌備的大閱。
因此,隆慶皇帝單獨召見魏廣德,了解大閱的準備情況。
說實話,隆慶皇帝對大閱還是很期待,希望能看看大明軍隊的雄壯英姿。
「陛下,此次大閱共選卒約十一萬餘人參與,其中邊軍精銳一萬人,來自九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