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滿清京師,大明北京城。
當年吳三桂獻關,八旗入關,李自成與關寧和清軍,在一片石大戰後,倉惶撤出北京。
如今此事過去不過十餘年,李自成逃離的身影,大順政權的倉惶,還在北京百姓的眼中,滿清政權又重演了這一幕。
這時,佔據北京十三年的滿清政權,重現了大順的倉惶,福臨連夜逃出北京。
在阿濟格大兵壓境,吳越軍又逼近山海關的情況下,福臨害怕了。
為了避免被困在北京,遭受兩面夾擊,在福臨的堅持下,滿清朝廷於正月二十日夜,悄悄撤出北京,出居庸關,入宣府。
面對內外的軍事壓力,福臨認為自身難以,同時對抗阿濟格和吳越軍,所以選擇了暫避鋒芒。
當然,相比於李自成無腦西奔,福臨身邊有大量智囊,對於西撤,其實也是進行過深思熟慮的。
順治朝廷之中,馮銓、洪承疇等人,對於崇禎朝滅亡,內心都有感觸和反思。
崇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因為內有李自成,外有滿清。
現在順治的處境,與崇禎有相似之處,為了避免陷入兩線困境,加上福臨堅持,洪承疇等人總結崇禎朝失敗的經驗,建議福臨西遷。
雖說一旦放棄北京,順治朝廷必然受到沉重打擊,滿清正統的地位動搖,但總比被一鍋端了好。
另外,讓出北京,來自吳越軍的壓力,就得由阿濟格來承擔,順治可以在山西或者關中,重建朝廷,待阿濟格與吳越軍斗得疲乏之際,再發兵奪回北京。
計劃即定,福臨帶着後宮眷屬,連夜出京。
同時傳令滿達海、勒克德渾撤軍,令直隸省,真定、順德之軍,西撤至井陘,又令山西巡撫派兵把守太行八徑,準備阻攔阿濟格的追兵。
不過計劃雖好,操作起來,卻並非那麼容易。
首先是滿達海與勒克德渾,被阿濟格殺得大敗,損失慘重,率領潰兵,自天津逃到北京,未入京城,便繞城而走,追着福臨進入宣府。
而隨行的蒙古騎兵,在關外吃了一個敗仗,在關內又吃一個敗仗,又見福臨的朝廷,逃出北京,軍心立散,對滿清的忠誠,大大降低。
福臨政權的倉惶,還有狼狽逃竄的模樣,被蒙古人看在眼裏,八旗兵對蒙古的威懾力大大減弱。
科爾沁蒙古看在福臨和布木布泰的面子上,護送福臨前往太原,但是察哈爾蒙古,本就與滿清有仇,於宣府洗劫了保安、懷來、延慶三地,搶掠大批財物和牲畜,擄走數萬百姓北歸。
這使得福臨朝廷,實力大大削弱。
滿蒙本就靠利益結合在一起,如今滿清對蒙古,控制力逐漸衰落。
在福臨進入宣府後,滿達海、勒克德渾遂即引兵追至。
此時,集結於宣府的清軍,尚有十餘萬眾,滿達海建議,順治派兵把守居庸關,同時以宣府為行在,觀察北京局勢,待阿濟格與吳越軍交手,再復奪北京,恢復基業。
不過福臨畢竟不到二十歲,從小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沒有向父輩和兄長們一樣,接受戰爭的磨鍊,意志不太堅定。
福臨並未聽從滿達海的建議,認為宣府距離北京太近,沒有安全感,堅持要前往太原。
太原盆地,四周山脈環繞,易守難攻,且相對富裕,福臨執意前往,而他一走,察哈爾蒙古,便洗劫了宣府北歸,不願意繼續跟隨福臨。
……
清晨,北京南郊,徐州兵團的前鋒,漫野而進。
阿濟格騎着高頭大馬,領着兩白旗的精銳,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在北京南郊。
這時,阿濟格已經得到了斥候的稟報,北京城內的多爾袞餘黨,也給他送來消息,福臨小兒已經逃離北京,使得北京成為一座空城。
這讓阿濟格有些失望,福臨小兒應該像建文一樣,把自己燒死,或者消失,可這個畜生卻貪生怕死,逃離了北京,一點兒骨氣都沒有。
阿濟格不知道,他們滿清的皇帝,大多如此,後面的皇帝去承德避暑,那是常有之事。
福臨逃走,必然會在山西重建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