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986章孫可望出兵

阅读页设置
背色

  

  

  

  

  

  

  

  

字體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書架 下一章

    自從高義歡稱帝後,長安城中就熱鬧不斷,可供人們議論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去歲人們議論魏王稱帝,年底的時候議論使者來朝,年初大閱的氣氛沒過,又迎來了科舉考試。

    要說大魏伐明,應該是大魏百姓商議最多的事情,可事實情況卻是,百姓和士子們談論最多的還是科舉考試,這個關係他們切身利益的事情。

    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一項偉大的發明和創舉,當然這個需要橫向來看,而不是跳脫時代,去與現在的東西做縱向比較,那樣毫無意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因為科舉制度的出現,一個鄉野村夫,因為讀書,也可進入朝廷,入將拜相。

    科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階層的流動,讓底層人明能夠通過讀書考試,向上層流動,改變命運。

    在古代底層向上的通道並不多,戰功不易得,所以讀書就成了人們都想走的獨木橋,科舉被推到了極高的地位,即便現在高考同樣是改變人生的一個塊敲門磚。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是人們的共識。

    形成這種共識,除了讀書本身的力量之外,更多的原因則是因為科舉使得讀書,變成了向上的通道。

    如果科舉不考文章,改考其它的東西,人們的共識肯定會逐漸改變,便不只是「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高義歡提高武舉的地位,增設匠試,其實是提供兩條向上通道,使得底層百姓除了讀書做文章外,多兩條上升通道。

    當然武舉以前就有,高義歡對武舉的改革,主要目的還是為大魏選拔更多的儒將出來。

    唐朝後期,五代十國的教訓要吸取,武夫當國,天下必然大亂,武將沒有約束,是不行的,而宋明的以文制武,也同樣不靠譜。


    為了符合潮流,文武合流,勢在必行,像王守仁、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這種進士出身,又知兵的儒將,無疑比吳三桂這樣的武將世家更為可靠。

    今後大魏的將領,大半都將士帝國武院卒業的高才生,這些人接受儒家的教育,同時接受兵事訓練,學習兵法,便會逐漸進化成近代化的帝國軍校。

    至於,匠試就是選拔工匠,其實就是培養理科人才。

    相比一個純粹的匠人,大魏需要更多向宋應星這樣,有文化又精通雜學的人。

    匠試並不純粹考試工匠的技藝,同時也會考傳統儒學,以及算學,還有從西夷那裏翻譯過來的雜學。

    此時,三科士子云集長安,城中的客棧都已經爆滿,甚至連寺廟和道觀中,也被士子佔據。

    此前魏國也舉行過多次科舉,不過這次的士子比此前多了三倍不止,除了是因為三科同考之外,魏軍佔據河北、山東,版圖擴大,以及南明今歲不考,許多南明士子跑來大魏碰運氣也是主要原因。

    這麼多人湧入城中,而考中舉人的士子都不差錢,他們的到來使得城中酒樓、客棧、青樓的生意火爆,給商戶帶來豐收,不過天子腳下,商戶還是比較淳樸,並沒趁機宰客。

    當然主要也是因為來趕考的都是舉人老爺,一旦高中今後就是大魏的官員,商家也沒那個膽子。

    這時城中一家酒樓內,人聲鼎沸,里里外外都是前來用餐的士子,因為三科緊接着一起考,所以文科、兵科、工科的士子都有。

    高義歡坐在酒肆二樓,靠着窗戶的位置,一邊小酌,一邊聽着酒肆里,嘈雜的聲音傳來。

    「有辱斯文,不讀聖人之言,怎麼能考科舉。朝廷讓士子去參加兵科,真是有辱斯文。我柏彥賦,今天表個態,就算落榜,也不去考兵科。」

    「彥賦兄,消消氣。依我看考兵科也不丟人,咱們士人出則為將入則為相,學班定遠又如何?周房源周主事,一介書生,效仿張公鑿空西域之壯舉,西行萬里最遠抵達極西孛烈兒,也是我輩該效仿的。」

    高義歡小酌一口,聽着傳來的聲音,不禁點了點頭,「還是有人懂朕啊!」

    這時那個聲音卻繼續道:「我認為參與兵科考試可以,那個匠試才是真的有辱斯文,應該抵制。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加書籤 下一章
相關:  盛世嫡女,逆天二小姐  魂穿成了把劍,我的女俠在哪裡!  崇禎十七年秋  武布中華  猛帥  登基吧!大王!  扶明    紅色莫斯科  踏星  獵戶出山  星宇世界傳奇公會  都市逍遙邪醫  
同類最熱
搜"南明大丈夫"
360搜"南明大丈夫"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