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一張兩百萬級的單曲,代表着什麼呢?
在現今的這個時代,日本的人口總數大約是一億兩千五百萬左右,一張兩百萬的單曲,就相當於每六十幾個人里,就有一個人擁有這張《kiseki》。
如果再扣除掉剛剛出生的嬰兒和年幼的孩子,以及年老的老人的話,這個數字將會更加可怕。到了這個程度,可以說,差不多全國的人都已經聽過了這首歌。
當然了,到了這個程度,這首歌曲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國民歌曲了。從發行開始直到現在,在公佈的卡拉ok點唱榜上,這首《kiseki》已經持續連冠到了現在。
在發售之前,衝着「做一首真正的國民歌曲」的目標來製作單曲的葉昭,伴隨着這張璀璨的成績單新鮮出爐,也終於順順利利達成了自己的目標。
有樂評人在節目裏玩笑般的說,「這是只有葉昭可以自由運用的魔法,也是只有葉昭才能創造的kiseki(奇蹟)」,一語雙關的話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甚至有不少人在提到這首歌的時候,都把這張《kiseki》稱作為是「真正的奇蹟」。
不管是家庭聚會和公司聚會,又或者是同鄉會和聯誼會,來到卡拉ok包廂以後,點一首《kiseki》來炒熱氣氛,已經成為了普羅大眾都在做的一件事。
因為這張《kiseki》的出色成績,還引發了一陣效仿的潮流——這個效仿的潮流指的不止是在綜藝節目裏被搞笑藝人或是偶像們當成梗來唱(當然,也確實有不少搞笑藝人和偶像在節目和短劇里拿這首歌來當梗模仿)。
但是比起這個,更加令人在意的,還是有一部分作曲者開始試着模仿葉昭帶來的這種作曲方式,在這三個多月的時間裏,已經有數張風格類似的單曲問世。
關於這一點,早在拿出這些「不合時宜」的曲子來的時候,葉昭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假如這首歌確實可以收穫到很好的商業成績,那麼會被其他的音樂人吸取其中的元素,加入到現有的流行音樂當中來,這也是無法避免、或者說是理所應當的一件事。
反過來說,如果《kiseki》大賣到這個程度,還沒有人把主意打到這上面,這才會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畢竟音樂風格這東西,就是被不斷模仿、不斷提煉、又不斷融合着的。
能夠有別的音樂人也加入到這種新風格的推行當中,在葉昭看來,絕對是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事。流行音樂這種東西,如果只是某個人在吃獨食的話,是沒有辦法流行起來的,而有新的音樂人加入進來,也是促進了它的推廣。
在葉昭通過《kiseki》達成了這樣的頂級商業成績的時候,這種風格也就順勢被打上了他的烙印。
哪怕今後這種風格成為潮流、並且出現不是出自他之手的熱門曲、或者說這其中比較新鮮的元素又被別的音樂人提煉出來進行新一輪的融合,他也毫無疑問是「開拓者」。
這為他帶來的,不僅僅是商業上的好成績,也讓他在樂壇的地位一路看漲——畢竟,能夠為這個差不多已經把現階段流行的元素全部都用上了的樂壇帶來新的氣象,這一點已經可以說明,他已經不僅僅是個普通的音樂人。
《kiseki》的成功,以及因為它的成功所帶起來的這一陣音樂人對它的效仿潮流,在現有的那些情緒之外,倒是也讓葉昭思考了其他的問題。
那就是,在這件事裏,他清楚的感受到了,他所做出的決定,對於現在這個世界的影響,雖然現在這個影響,是僅限於日本樂壇這方不太大(但也完全不小)的天地里的。
但是,在這些他所能看到並且感受到的地方是如此,在他所看不到感受不到的地方,說不定也有什麼東西悄然發生了改變。……當然,後面那個想法只是一瞬而已。
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他無暇、也無力去考慮那些看不到的東西,而且,就算去考慮了也只不過是在徒增無用的煩惱而已。
他所能做的,也就是儘可能的去思考當下,考慮在當下他想做也能夠做的事。
只不過,雖然《kiseki》帶起了一陣潮流,但是到目前為止的三個多月里,在商業成績方面,還並沒有出現一首特別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