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
呵呵,景帝等的就是他這句話。
袁盎於是來到太后所居的長樂宮,與她辯論。他的身後跟了一幫滿腹經綸的大臣,太后向後一看,一時間看不清個數,他們站成黑壓壓的一片,將殿門口的陽光都擋住了,巨大的陰影壓了過來,太后心裏開始泛起嘀咕來。袁盎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他的目的達到了。
但是這並不足以叫太后改主意,袁盎還有一整套的手段等着太后。
袁盎:「天子百年後傳位梁王,可梁王百年之後呢?」
太后:「自然是傳給當今天子的兒子。」
袁盎:「請問太后,我大漢是效法殷商還是效法周朝呢?」
太后:「當然是效法周朝。」
袁盎:「那周朝的王位怎麼傳下來呢?」
太后:「父親死了傳給兒子」
太后這才知道自己中了套,以致這句話說到末尾時氣力不足、聲若蚊吶。
袁盎不讓太后有喘息的機會,他看着太后的眼睛,躬身道:
「春秋時,宋宣公不守周朝的法令,死前傳位給弟弟宋穆公。穆公死前又把王位傳回給哥哥的兒子與夷,結果自己的兒子馮有心爭位,說他是君王的兒子,有資格繼承王位,於是殺了自己的堂兄與夷自立,宋國因此紛爭不斷。我大漢經幾代皇帝勵精圖治,才有今天的盛世局面,難道要因此走向混亂衰敗嗎?」
這句話問得狠。
竇太后明白袁盎的意思了。周法是父子相繼,商法是兄終弟及,兩法在各自的系統里清清楚楚,涇渭分明,而一旦雜糅在一起,就要錯漏百出,就要讓人「無法可依」,最終叫有野心的人鑽了空子,而皇位之爭,向來血雨腥風。
其實袁盎所說並不符合史實。與夷乃是被他的太宰華督所刺,諡為殤公,並非為馮所殺。不過竇太后顯然是每天只讀《道德經》,並不知道《春秋》上記載的這件事,又或者一開始就為眾人氣勢所懾,再加上上了袁盎的當,所以心神被奪,而那時又沒有人送一本《春秋》來給她翻,所以只能目瞪口呆地看着袁盎等人強忍着笑離開。
她知道,在「立梁王為嗣」這件事上,她再也說不上話了。
死在舞台上的袁盎
美夢破滅,梁王只得悻悻回家。但是,他從此死死記住了袁盎這個人。當袁盎打噴嚏時,他能否想到這是因為梁王劉武在「念叨」他呢?
袁盎這個人非常地奇怪。文帝時,柴武準備造反,牽連到高祖的庶子淮南王劉長。文帝用囚車把劉長送到蜀地。袁盎勸諫他說:「您一向寵愛劉長,致使他性格驕傲剛烈,這樣驟然的打擊,我怕他承受不住,死在路上。」文帝不聽。結果劉長果然絕食而死。文帝「哭甚悲」,大悔不聽袁盎的勸告。
可見,袁盎這個人是知人的。劉武之受寵,十倍百倍於劉長,自己毀了他的帝王夢,劉武會怎麼對付他呢?
似乎是不言而喻。
這樣說來,袁盎是一個「為國不恤身」的忠臣了?如此又說不過去。袁盎曾做過吳王劉濞的國相。國相乃是朝廷派出的官員,既是為了管理諸侯國的內政,同時也有監視諸侯王的意思。
劉濞一直有心造反,袁盎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但他沒有將吳國的事情上奏給景帝,而是任由劉濞的造反準備工作一天天完善起來。袁盎人緣很好,吳王劉濞也非常喜歡他,常常賞賜給他大筆的財物。是因為貪戀富貴,所以他沒有上報劉濞的反跡嗎?還是他擔心自己的奏章遞上去的那一刻,那個待他不薄的劉濞就要抄起大刀砍掉他的人頭?
不得而知。能知道的是,每當景帝向他打聽吳國的情況,他總是說:一切太平。
這說明,袁盎並非是那種忠臣。
那麼,他不惜得罪當朝太后,不惜得罪恩寵加身、平亂時又立有大功的梁王,圖的是什麼?
太史公對他的評價是:「好聲矜賢。」原來是貪圖虛名,其實也就是想落得個好名聲。
袁盎的侍女曾與他手下的小吏私通。袁盎知道這件事卻不挑破。如果按照渡邊淳一的說法,這種沉默乃是出於男人的自尊心,所以裝作什麼也沒發生,以此來維持表面的「和平」,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