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筒倒豆子。
「別忘了,正因為京城冷,這種雞生長周期緩慢,皮下脂肪豐富,其體內自然沉積大量的營養和風味物質。你不是頭幾天剛吃過嗎?這種雞呀,可不光油性大,它的脂肪分佈特別均勻、緊實細膩的肉質為其出眾的優勢,才成就了其格外鮮美的味道。」
「這麼說吧,吃這種雞,你不會做都不要緊,只需把雞給收拾乾淨了,然後加鹽清燉,便可香氣四溢,湯鮮味美。而且這種雞的雞蛋同樣格外好吃,因為也帶着油性哪,那蛋黃呈赤紅色,滋補得很呢。真是一點腥味沒有,說是鳳凰蛋,難道過分嗎?」
「所以啊,早在二百多年多年前,乾隆皇帝就已在詩中御賜此雞為『天下第一雞』封號了。而慈禧太后晚年,每因食欲不振、不思飲食時,也非此雞不食。你還別看這種雞在民間只被京城的百姓稱為『京城油雞』,因為最早出現在朝陽窪里村,也被有些人叫做『窪里油雞』。但幾百年來,這種雞可一直像京西稻一樣,是清代皇家指定的貢物。」
「因此在清一代的京城,此雞名聲大噪身價倍增,而它真正的名字,從它成為貢品的時候起,就應該叫做『宮廷黃雞』了。甚至就連咱們共和國開國大典時,這種雞還以『國宴用雞』的身份,登上了開國第一宴的餐桌呢」
好嘛,乾隆御賜,天下第一雞啊!這還不夠拽的?
這時候的寧衛民,被張大勺科普得那叫一個心潮澎湃,兩眼冒光啊。
他也就不是個猴兒,否則一定會像看見蟠桃園的孫大聖那樣去抓耳撓腮了。
不過越是聽得振奮,寧衛民心中的疑惑也越按捺不住。
「張師傅,我怎麼覺得哪兒有點不對勁兒呀?照您說,這麼好的雞,是紫禁城中無可替代的御膳美食。那不應該盡力發揚光大,多多養殖嘛。而且都上了國宴了,還是咱們開國第一宴的待客珍饈,這又是多大的威風?那不說此雞應該在京城特產排第一吧,起碼名氣也不該輸給烤鴨才是啊。那怎麼這種雞就銷聲匿跡了,如今反而聲名不顯了呢?就連我這算是干餐飲的人,要不是您告訴我,我今天都不知道」
「這不奇怪。」張大勺並沒有被問住,老爺子摩挲了一把鬍子茬,繼續侃侃而談。
「你還記得吧?前面就我說過,這種雞是珍稀雞種。我為什麼這麼說?就是因為這種雞難養啊。首先這宮廷黃雞喜歡在自由的空間中跑動、攝食,還必須得有足夠的青飼料,才能讓它活得好。過去,為宮裏養雞的那些人都得用菊苣來喂,還得為它捉蚱蜢。這樣的雞才長得好。」
「另外,就是這雞長得慢,產蛋率也低。養這種雞能急死人,在五十天時,它會長到一斤左右,在一百二十天之後,它才能長到三斤左右,好東西嘛,就是生長周期長啊。所以打清代起,這種雞就賣的貴,市面上那不經心養的,也得普通雞兩三倍的價錢。」
「你想想,這種雞不能只圈在院子裏,只能在這種人少地廣,還有荒草地的地方放養。而且那是什麼人才吃得起啊?所以建國之後,一實行計劃經濟,這種雞可就不得煙抽了。雖然它身出名門,肉蛋兼優。可養殖成本高啊,賣不上價兒去不說,留着下蛋,產量還低。但凡能養個三黃雞,蘆花雞的,對農民來說,都比養它划算。」
「加上政府為了保民生,也在引進推廣下蛋多,增重快的雞種。尤其是到了七十年代,咱們為滿足人民群眾的禽蛋需要,引進了國外的肉雞,並建立了相關體系。雖然效果不錯,能更好的滿足大眾需要。但在國外速生『洋雞』的長驅直入下,咱們這種本土雞就更處境堪憂。不是我說啊,你現在還能看到的這種雞,再過幾年真就未必了。早早晚晚得被那些『洋種』趕盡殺絕。畢竟那玩意長得快嘛。雖然燉不了個把鐘頭,就骨頭稀爛,可老百姓不在乎那個。窮人嘛,有口肉吃就行,又有幾個人真懂得雞應該是什麼味道的。」
說到這裏,張大勺也不禁哀嘆一聲,「哎,其實就你今天看見的這些雞,質量已經大大的不如以往了。因為這是為數不多的最後一些了,養雞的把式也不懂,連種都跟草雞串了。雖然還算是宮廷黃吧,可裏面有好有次。我都看過了,五指的,不足五成。你要是再加上風冠,金羽,毛腿,快慢羽這些條件,那也頂多三成。也就是